图层属性设置
图层属性设置用于查看和配置不同图层的详细信息,包括图层名称、空间依附关系、样式表现等。属性面板分为顶部图层名称编辑区、Tab 切换区及根据图层类型变化的详细设置项。
图层重命名
- 在属性面板顶部,点击图层名称右侧的 ✎ 图标,即可对当前图层进行重命名,点击空白区域完成修改。
Tab 切换说明
- 常规:展示图层空间位置、依附设置、数据源等基础信息;
- 样式:图层样式外观设置;
- 裁剪:部分三维模型图层支持裁剪配置。
影像图层(TIF、MBTiles格式)
常规
- 空间信息:支持设置依附模式(依附地表 / 依附模型);
- 数据源:展示图层类型与存储路径信息。点击路径右侧“复制”按钮,可以信息图层的路径复制。
样式
- 图层不透明度调节。
地形图层(TIF、LRP格式)
常规
- 数据源信息:只展示数据源信息,无其他设置项。
样式
- 无样式设置。
KML / KMZ 图层
常规
- 数据源信息:只展示数据源信息,无其他设置项。
样式
- 无样式设置项。
Shapefile 图层(SHP格式)
1、Shapefile点图层
常规
- 数据源信息
样式
- 标注名称来源选择:可以将指定字段的值作为点要素的名称来源;
符号类型:选择(单一符号 / 唯一值符号);
单一符号:所有要素按照统一的样式显示,提供图标、文字大小、颜色、轮廓色设置;
唯一值符号:选择字段后可为每个字段值配置独立样式。分别提供图标、文字大小、颜色、轮廓色设置;
2、Shapefile线图层
常规
空间信息:设置图层的依附模式,可选择依附在模型上或者地表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几何类型、几何对象数量、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 符号类型:选择(单一符号 / 唯一值符号);
- 单一符号:所有要素按照统一的样式显示,提供线色、线型、线宽以及线透明度设置;
- 唯一值符号:选择字段后可为每个字段值配置独立样式。分别提供图标、文字大小、颜色、轮廓色设置;
- 单一符号:所有要素按照统一的样式显示,提供线色、线型、线宽以及线透明度设置;
3、Shapefile面图层
常规
空间信息:设置图层的依附模式,可选择依附在模型上或者地表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几何类型、几何对象数量、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符号类型:选择(单一符号 / 唯一值符号);
单一符号:所有要素按照统一的样式显示,提供线色、线型、线宽以及线透明度设置;
唯一值符号:选择字段后可为每个字段值配置独立样式。分别提供图标、文字大小、颜色、轮廓色设置;
DWG / DXF/LCAD 图层
常规
空间信息:设置图层的依附模式,可选择依附在模型上或者地表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 图层不透明度:设置图层的不透明度至;
倾斜摄影模型图层(OSGB、3DTiles格式)
常规
- 空间信息:支持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设置;
-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 不透明度:调整模型的不透明度值;
- 模型精细度调节:设置模型的精细度值吗,值越高精细度越低,但是系统资源消耗越低,流畅度越高;反之值越低精细度越高,消耗性能越高,流畅度越低。
裁剪
点击“添加模型裁剪范围”按钮。
选择裁剪模式:裁剪模式包括包含模式以及扣取模式。包含模式是保留裁剪面范围内的数据,扣取模式是去除裁剪面范围内的数据。
绘制裁剪范围:可在地图中绘制可视区域裁剪模型。
BIM 模型图层(rvt、dgn、ifc、fbx、skp、3DTiles格式)
常规
- 空间信息:支持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设置;
-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几何类型、几何对象数量、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 不透明度:调整模型的不透明度值;
- 模型精细度调节:设置模型的精细度值吗,值越高精细度越低,但是系统资源消耗越低,流畅度越高;反之值越低精细度越高,消耗性能越高,流畅度越低。
点云模型图层(LAS/3DTiles格式)
常规
- 空间信息:支持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设置;
-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样式
- 不透明度:调整模型的不透明度值;
- 模型精细度调节:设置模型的精细度值吗,值越高精细度越低,但是系统资源消耗越低,流畅度越高;反之值越低精细度越高,消耗性能越高,流畅度越低。
- 着色模式:,着色模式选择为用户提供了根据不同数据点的信息为点云模型指定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的着色模式,用户可以为点云模型中的每个点赋予不同的颜色,便于更直观地分析和理解数据。
1. 高程彩色(Elevation Color)
功能:根据点云数据的高程(即点的垂直位置)进行着色。每个点会根据其高度(海拔)值的不同,应用一个颜色。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展示地形的高度变化,帮助用户直观查看不同高度区域。
说明:高程彩色会根据你数据的最小和最大海拔高度自动为每个点分配一个对应的颜色。
使用场景:
- 展示地形的高低起伏,例如山脉、丘陵、低洼地等。
- 分析区域的海拔高度差异。
2. 强度色(Intensity Color)
功能:根据每个点的反射强度来着色。反射强度是点云数据采集过程中,激光雷达反射回传感器的信号强度,通常与物体表面特性(如材质、表面光滑度等)相关。
说明:强度值较高的区域会显示为较为鲜艳的颜色,而强度值较低的区域则可能呈现为较暗的颜色。
使用场景:
- 评估不同物体的反射特性,如建筑物、树木、道路等。
- 用于区分不同材质的表面特征。
3. 真彩色(True Color)
功能:根据点云数据中每个点的RGB颜色值(即真实颜色)来着色。这通常是在激光雷达扫描的同时,附带了颜色信息(例如通过相机拍摄的图像),允许点云在视觉上呈现出真实的物理颜色。
说明:真彩色展示的是与实际采集现场相符的颜色信息,能够保留物体的自然外观。
使用场景:
- 精细展示实际物体的外观,如建筑、道路、植被等。
- 用于需要精确反映现场情况的应用,如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
4. 回波次数色(Return Count Color)
功能:根据激光雷达每个回波的次数来着色。在激光雷达扫描中,回波次数指的是激光束被目标反射回来并成功接收到的次数。通常,这反映了目标的复杂性或透明度。
说明:回波次数较高的点通常代表多层物体或复杂物体(如树木的叶子、建筑物的玻璃窗等),而回波次数较少的点则可能代表单一的表面。
使用场景:
- 分析复杂物体的扫描效果,尤其是有多个反射面或复杂材质的物体。
- 检测透明物体或多层结构的存在(如树冠、玻璃窗等)。
分类着色(Classification Color)
功能:根据分类标签来为每个点着色。点云数据通常会包含一个分类属性,标记点所属的类别(如建筑物、植被、地面等)。分类着色模式根据这些类别进行颜色区分。
说明:每个类别会被分配一个不同的颜色,用户可以自定义颜色方案,或者使用系统默认的分类颜色。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分类分析,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物(如建筑物、树木、道路、地面等)。
- 用于点云数据处理后的分类效果展示。
小品模型图层
常规
- 模型尺寸设置:支持长宽高输入,或使用缩放比例;
- 角度设置:XYZ 轴旋转角度输入;
- 空间信息: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 数据源信息:显示该图层的数据源信息,包括图层的类型以及图层所在路径。
通过图层属性设置,用户可灵活控制图层在三维场景中的表现,实现更精细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效果。